如何推进金融IC 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境内从上世纪末开始在公共服务的小额支付领域尝试运用金融IC卡,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IC 卡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金融IC 卡的普及应用。公共服务领域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国计民生,已成为金融IC 卡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金融IC 卡应用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快速、便捷的小额支付是现代公共服务领域对支付手段的普遍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支付内容明显增多,支付行为极为频繁,而公共服务领域的绝大多数支付需求恰恰是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额支付,如支付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医疗卫生设施等费用、一般性的娱乐活动和日常购物消费。现金支付具有携带、找零、存储的不便之处,银行票据一般不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小额支付,银行磁条卡由于其接触式联机交易的特点也逐步难以适应越来越多的快捷、多发的小额支付需求,而具备非接触式优势、可以脱机交易的金融IC 卡则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快捷的小额支付要求,从而适应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普遍需要。 通用、安全是现代公共服务领域对支付手段的基本需求。近年来,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新的支付工具亦不断出现,这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社会公共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各个部门的技术标准、安全保障程度、管理方式不尽相同,这些创新工具也对现代支付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金融部门提供安全、通用的支付服务。 多应用性是现代公共服务领域对支付手段的拓展需求。目前我国存在各种针对不同行业的支付卡,导致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需要携带多个支付卡,事实上造成了新的不便利,影响了效率。金融IC 卡具有多应用性的特点,它不仅可以增强金融机构服务于社会管理的能力,而且也为社会政府部门或其他行业支付卡片的整合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全国各地的城市交通、费用代缴、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公共事业服务以及政府服务项目,都对金融 IC卡的应用领域和功能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金融 IC 卡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探索 我国银行业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涉足 IC 卡,是国内较早使用IC 卡技术的一个重要行业。1997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我国金融行业第一项 IC 卡标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1.0 版)》,这为我国金融 IC 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