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黄豆大,左右各一,性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易发生感染,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前庭大腺脓肿。 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位,非孕期长 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在此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称为宫颈管。 直肠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也称道格拉斯陷窝。 女型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型,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比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 骨盆底: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会阴:广义会阴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狭义会阴指位于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厚3~ 4cm,又称为会阴体,由表及里为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 1 年内的时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时,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一系列症状。 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全过程平均约为 38 周(266 日)。 精子获能: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 α、β淀粉酶讲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 受精:男女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 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头部顶体外膜与精细胞膜顶端破裂,形成小孔释放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透明带反应: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性,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 受精卵着床:受精后 6-7 日晚期胚泡透明带小时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 胚胎:受精后 8 周的人胚,是主要器官结构完成分化的时期。 胎儿:受精后 9 周起称胎儿,是各器官进一步发育趋成熟的时期。 Braxton Hicks 宫缩:自妊娠 12-14 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特点为宫缩稀发、不规律、不对称,尽管幅度及频率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加,至妊娠晚期,空腔内压力通常为5-25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