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逆全球化的实质逆全球化是后经济全球化阶段由于市场占有、资本流动方式和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冲突,而对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形成主观意向上的限制乃至封闭,逐渐由全球性的政经关系退化为区域性关系甚至双边关系。从经济角度上讲,逆全球化多发生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后,各国萧条的经济态势使得当局对国际贸易逆差和工作岗位流失甚为敏感,吸引优质生产要素回流,改变赫克歇尔俄林秩序下的相对收入劣势,成为稳定本国经济的重要目标;从政治角度上讲,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及冷战思维仍然存在,政治新兴势力逐渐发展成熟,民粹主义地位日益重要,对传统精英层的不信任催生出以颠覆旧有制度为己任的强人政治,原先的全球化框架不再迎合新兴势力的需求;从文化角度上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宗教体系融合弱于冲突,民族文化的排他性占据上风,网络扩展和技术传播也导致线上线下世界发生断裂,不断加剧文化孤岛效应。逆全球化的本质是一种对生产社会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演进的否决。逆全球化是指与经济全球化相背、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逐渐消减的全球性发展趋势,即国家间在社会各个维度层面各自为营,拒绝合作。事实上,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始终都暗含着逆全球化的风险。二、当代逆全球化兴起的缘由(一)全球性贫富分化加剧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着资金和科技的优势,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任由其主导,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接受,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不公平地位,在西方大型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中,其往往只能赚取少部分的加工费。事实上,这就是一种隐性的经济剥削行为。经济全球化还会导致发展中国家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当发达国家经济运转受阻时,发展中国家经济也会出现不良状况,严重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繁荣。另一方面,在西方资本的全球扩展过程中,其附带的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固有缺陷,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因此,现阶段全球化进程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形成一股逆全球化浪潮。(二)民粹主义呈燎原之势民粹主义主张以人为本,提倡平民至上,“对政治权威、社会精英、经济寡头、文化霸权存在天然的抗拒,对社会平等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在国内经济复苏疲软乏力的情形下,民粹主义者适时抓住了底层人民渴望涌入上层社会的强烈心理,以极强的煽动力使底层人民更加坚定把矛头指向社会精英和经济寡头,因此,获得了底层人民的广泛追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