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物学教学论题库

生物学教学论题库_第1页
1/33
生物学教学论题库_第2页
2/33
生物学教学论题库_第3页
3/33
《生物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2、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3、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4、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5、创造力:它指的是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6、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越快。7、近因律: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8、准备律: 指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9、练习律: 指学习者的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牢固程度与其练习次数有关。10、效果律: 指刺激—反应联结的增强或削弱与反应后获得的是奖赏还是惩罚有关。11、建构主义学习观: 指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12、概念转变理论: 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13、错误概念: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及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的那些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经验的理解。14、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15、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和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16、提问技能: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17、变化技能: 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18、强化技能: 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19、演示技能: 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20、结束技能:是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来结束教学活动的方式。21、课堂组织技能: 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物学教学论题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