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疼痛的分类与评估本章要点:1.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分类多种多样,临床上一般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病因及持续时间进行分类。2.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分为急性和慢性疼痛。3.临床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量表有视觉模拟量表、语言评价量表、数字评价量表等,一般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量表进行疼痛评估。4.疼痛问卷表是一种较疼痛强度量表更为全面的对疼痛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5.在实施临床疼痛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从病因、性质、部位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第一节疼痛的分类由于疼痛涉及临床各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病因错综复杂,许多疼痛既是某些疾病的一组的典型症候群或综合征,又可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对于疼痛的分类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还是以结合疼痛性质、部位和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实用。一、疼痛的性质分类1、 刺痛( pricking pain )又称第一痛( first pain )、锐痛( sharp pain)或快痛( fast pain ),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δ 纤维传入中枢的。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除去刺激后即刻消失。常引发受刺激的肢体保护性回缩反射,情绪反应不明显,因而比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脊髓前外侧束和后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切断前外侧束, 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刺痛信息经脊髓至丘脑后腹核的基底部换神经元后,传至大脑皮质体感区。与此类痛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统称皮质痛觉系统。2、 灼痛( burning pain )又称第二痛( second pain)、慢痛( slow pain )或钝痛( dull pain ),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一般认为此类性质的痛觉信号是经外周神经中的C 类纤维传入的。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后才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脊髓节段所支配的横纹肌紧张性强直,并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以及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皮肤烧伤、暴晒伤、局部软组织炎性渗出,亦可引起灼痛,一般来说,灼痛多较表浅。传入脊髓内的灼痛信息主要经由对侧的前外侧束上行,小部分通过同侧的前外侧束上传。切断一侧的前外侧束后, 对侧身体在收到痛刺激时仍能出现慢痛。此类痛觉信息主要传至中脑中央灰质、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和下丘脑,这些与灼痛传导相关的神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