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二、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评 审 标 准评价要点4、12、1 开展疼痛治疗医院与医师需具备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诊疗科目及医师资质;医院规定疼痛治疗服务的范围。4、 12、1、1 实施疼痛治疗医院与医师需具备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诊疗科目及医师资质,疼痛治疗服务范围有明确界定。达到“ A ”【C】1、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疼痛科诊疗科目登记。2、有疼痛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与诊疗范围、诊疗规范。3、执业医师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具备相应资格,执业范围与执业资格范围相符。4、有创操作实行资格授权制。(详见标准条款4、3、5、1、4、3、5、 2) 材料目录 : 1、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发 [2007]227 号。2、疼痛科工作制度3、各级人员岗位职责4、疼痛科诊治范围5、疼痛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6、执业医师相关资质证明资料7、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8.介入诊疗人员资质及授权管理制度, 9疼痛医师有创操作分级与授权管理制度, 10、科室授权名册【B】符合“ C”,并1、科主任具备副主任医师资格,且从事临床疼痛工作5年以上。2、开展诊疗技术有循证依据,新技术经过审核批准。3、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分析、总结、反馈与整改措施。材料目录 : 1、科主任资格证明文件及从业简历2、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3、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4、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制度5、医疗技术准入制度6、医务处监管职责、7、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及预案8、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A 】符合“ B”,并相关学科有协调协作机制。材料目录 :院内多学科联合诊疗会诊制度疼痛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二、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4、12、2 依据服务的范围,建立疼痛的评估程序与追踪疼痛,用临路径指导疼痛的诊疗活动,规范地评估疗效,规范书写医疗文件。4、 12、2、1 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评估、疗效评估与追踪随访等相关制度,规范开展诊疗活动。达到“ C”【C】1、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的评估、再评估制度与程序,对疼痛强度进行量化评估。2、根据“ WHO 三阶梯止痛原则”及“药物止痛五条原则”,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属肿瘤科范围) 3、、有疼痛疗效评估的规范与程序。对治疗效果进行追踪随访材料目录 : 1、疼痛评估制度附件 1、疼痛评估工具集方法附件2: 疼痛强度评估记录表2、疼痛再评估制度附件 :疼痛再评估工具与方法3、疼痛疗效评估的规范与程序、附件: 疼痛疗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