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1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出台 [ 日期: -10-28 15:20:01 ] 机械基础零部件(主要指:轴承、齿轮、模具、液压件、气动元件、密封件、紧固件等)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是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为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升基础零部件进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制订本方案。本方案实施期为 ~ 。 一、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机械基础零部件品种规格繁多,量大面广,为航空航天、兵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电子通信、轻工纺织等装备提供配套,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过多年进展,中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较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当前,中国拥有机械基础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 8000 多家。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业连续多年保持年均 20%以上增速,国内市场占有率 65%左右,重大装备配套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机电产品出口大户,紧固件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液压元件、齿轮市场销售额居世界第二位,轴承和模具销售额居世界第三位。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大幅提升,大型成套装备已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然而基础零部件却无法满足主机配套要求,已成为制约中国重大装备进展的瓶颈。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中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对材料、2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艺缺乏系统讨论与应用,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和实验投入少且分散,技术基础薄弱,原创技术和专利产品少,导致产品早期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市场进入门槛低,有效行业监管和企业自律缺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及知名品牌少。中低端基础零部件产品低价恶性竞争严重;高端基础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严重不足。 三是工艺装备落后。中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工艺及装备落后现象长期存在,工艺基础数据积累不足,过程控制能力和工艺保证能力不均衡,制造技术与检测手段落后,致使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能满足主机配套需求,严重影响了产品制造水平的提升。 四是新产品进入市场难。检验认证体系不够完备,新产品缺乏实验验证和应用业绩,加上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