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军队医院绩效审计研究摘要: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的较高阶段,是当今国际审计的主流。当前,军队正处于进行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关键时期,军队医院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军队医院绩效审计的问题,从架构模式、范围和内容、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绩效审计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关键词:军队医院绩效审计一、军队医院绩效审计的架构及模式(一)军队医院绩效审计架构绩效审计架构是审计各要素的组织框架。军队医院绩效审计架构应包括审计资源、审计制度、审计目标三部分。一是审计资源部分,主要解决绩效审计的人、法、技等审计基础问题,包括依据法规库,审计专家库、评价指标库、技术方法库,它是军队医院绩效审计的基石。二是审计制度部分,主要解决绩效审计路径和评价问题,包括绩效审计操作规程、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它是军队医院绩效审计的支撑。三是审计目标部分,主要解决绩效审计定位问题,即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基础上,审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而达到化解风险、提升绩效的审计目的,它是军队医院绩效审计的总纲。无(二)军队医院绩效审计模式按照审计范围和评价层次的不同,军队医院绩效审计可分为医院总体绩效审计、重大经济项目绩效审计、资源利用绩效审计三种模式。医院总体绩效审计是整体层面的审计,把医院履行职能状况作为审计对象,评价医院履行职能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重大经济项目绩效审计是重点层面的审计,把重大经济项目作为审计对象,包括大项工程建设绩效审计、医疗设备投资绩效审计、医疗合作绩效审计、重点专项经费绩效审计等。资源利用绩效审计是单项层面的审计,把单位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作为评价对象,包括资金资源绩效审计、人力资源绩效审计、技术资源绩效审计、空间资源绩效审计、单项经费绩效审计等。二、军队医院绩效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一)审计范围按照系统理论,军队医院绩效审计范围应包括医院各个领域、各个过程,从横向上看,应包括军事、行政、经济、医疗、人力资源、院务等军队医院管理的各个领域;从纵向上看,应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整个过程。(二)审计内容(1)战略管理审计。主要审查医院的战略(包括发展规划)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情况,评估医院发展战略的正无确性有效性,组织实施的严密性科学性,揭示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医院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建立有效的落实措施。(2)卫勤保障审计。主要审查为兵服务制度落实情况、军人医疗投入及补贴情况、军人医疗保障水平、军人医疗保障成效、应急保障力量建设、应急任务完成情况等,揭示卫勤保障的薄弱环节。(3)组织管理审计。主要审查医院业务(含医疗、护理、设备等)管理体制、财经(含财务、经管、采购等)管理体制、人事领导体制的合理性,考评部门划分、岗位设置、职责权力分配的科学性,揭示组织管理中的低效行为。(4)人力资源管理审计。主要审查医院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培训、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情况,评估人才引进、人力成本控制、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人均效益改善成效,揭示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着力点。(5)医疗管理审计。主要审查医学模式设计、医疗资源整合、诊疗流程优化、医疗质量管理、医疗纠纷管控、护理工作质量和科研训练组织等情况,评估重点学科打造、床位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收容数量增长、医疗合作效益情况,揭示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方法。(6)财务管理审计。主要审查融资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奖金管理、医保管理、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审定经无济状况、总体损益、对外医疗创收情况,评估经济实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行安全,揭示影响医院经济质效的制度缺陷、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7)设备管理审计。主要审查医疗设备购置立项、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管理的合规性效益性,评估医疗设备的技术水平、产能利用率、运行成本和投资效益,揭示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8)药品物资管理审计。主要审查采购目录确定(含新品种引进、非目录药品物资临时采购)、采购价格确定、保管、消耗、退货等环节的规范性严密性,评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