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套袋丰水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山东省费县果业管理局 徐明举 丰水梨果实套袋是改进丰水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 但套袋后诱发了梨黄粉蚜大发生, 给梨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于 - 对套袋丰水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 提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1 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 梨黄粉蚜俗称黄粉虫, 属同翅目, 根瘤蚜科。该虫为多型性蚜虫, 有干母、 普通型、 性母和有性型 4 种。干母、 普通型、 性母均为雌性, 行孤雌卵生。 梨黄粉蚜一年发生 8~10 代, 以卵在果台残橛、 树皮裂缝、 剪锯口周围或枝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梨果套袋后果台残橛处越冬的卵量明显地高于不套袋果园。3 月中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若虫, 果台残橛处越冬卵 3 月 16 日孵化率达 3%, 3 月 28 日孵化率达 28.6%; 树皮缝内越冬卵 3 月20 日孵化率达 2%, 3 月 28 日孵化率达 8.4%。梨树开花期为卵孵化高峰期, 4 月 8 日卵孵化率达83.5%。4 月中旬羽化的成虫开始产卵, 4 月 13 日第 1 代卵占 5%, 4 月 22 日达 77.47%, 以后卵、 虫均有, 世代重叠。 调查发现, 5 月中旬果台残橛处的成虫陆续出蛰转枝为害, 5 月下旬树皮缝的成虫出蛰转枝为害。出蛰后的梨黄粉蚜不停地爬行, 爬至未脱落的鳞片处、 剪锯口周围、 残存的花序基部等隐蔽处进行为害。6 月上旬陆续入袋为害梨果。发生严重的梨园 6 月上旬入袋率达 20%, 6 月中旬入袋率达 58.8%, 果台残橛有虫的高达 82%, 6 月有一个明显的入袋小高峰, 7 月下~8 月中又有一个入袋小高峰。入袋后的梨黄粉蚜首先为害梨果柄及果肩, 进入 7 月被害梨果开始脱落, 8 月中旬落袋果占 30%~40%, 采收期严重的可占 60%~80%。而裸果梨黄粉蚜主要为害萼洼, 为害高峰期在7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 为害率一般在 3%以下。即梨果套袋后由于纸袋的遮阴条件, 诱发梨黄粉蚜大发生, 且整个生长季节均有梨黄粉蚜入袋为害。2 加强黄粉蚜入袋前的防治, 减少虫口密度 采收后, 全园细致喷一次 50%硫悬浮剂 300 倍液或 0.5~0.8 波美度石硫合剂, 消灭即将越冬的黄粉蚜。春季发芽前刮除粗翘皮, 剪除果台残橛, 消灭越冬虫源。3 月中旬喷 5 波美度, 花序分离期喷 0.5 波美度石硫合剂, 杀虫、 卵率达 92%以上。3 不同药剂对梨黄粉蚜的防治效果 经过对 20 余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试验, 筛选出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