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文字投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九二五年)让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它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二、写作背景介绍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请同学们重温历史的画面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一:“时代背景”)三、教师范读接着,大家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看录像画面,通过视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二:“朗读”)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这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生:在深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师:说得不错。“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师:对。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背得很好。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明,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师: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里?生:“万类霜天竟自由”。师:对,共 7 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生:望。师:对。也是控制 7 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荐一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生 1 读:“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 句。师:哪位同学能读得更好一些?(生 2 再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