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转自人人网】马荣幸老师的军理重点,没有第三单元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八号主席令予以公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防空警报可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音响特征: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无秒,重复3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2010年2月26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二十五号主席令予以公布,2010年7月1日起施行。9.公民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形式:服兵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10.公民国防权利:①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③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11.国防建设: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国防建设成就:①铸造了一支现代化人民军队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③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12.国防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基本内容:①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②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④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⑤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13.武装力量: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我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14.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陆、海、空、第二炮兵)陆军:诞生于1927.8.1海军:诞生于1949.4.23江苏泰州空军:诞生于1949.11.11第二炮兵:诞生于1966.7.1主要任务:威慑和实战①按射程分:近程导弹<1000km中程导弹1000-3000km远程3000-8000km洲际导弹>8000km(战术导弹<1000km战略导弹>1000km)②按弹道特征分:弹道导弹(主动段、被动段)和飞航试导弹(巡航导弹)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