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IPFI 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危重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IPFI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至今尚未统一. 为了规范我国 IPFI的诊断与治疗 , 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美国家的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 , 结合中国国情 , 制定出我国IPFI 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草案),供国内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借鉴。诊断标准一、定义IPFI 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 种类型。引起 IPFI 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属、 隐球菌属、 接合菌(主要指毛霉) 和肺孢子菌等。 IPFI的诊断由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临床诊断IPFI 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诊断IPFI 分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3 个级别。二、确诊IPFI至少符合1 项宿主因素 ( 附录 1), 肺部感染的1 项主要或 2 项次要临床特征(附录2)及下列 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1. 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损害. 肺组织标本、 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 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 要排除标本污染。表 1 IPFI的诊断标准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确诊+★+ +▲+ 临床诊断+ + + —拟诊+ + - - 注 :★原发性者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2。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和(或)假菌丝。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3。肺孢子菌:肺组织标本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 三、临床诊断IPFI至少符合1 项宿主因素 (附录 1),)肺部感染的1 项主要或 2 项次要临床特征( 附录 2) 及 1 项微生物学检查依据( 附录 3)。四、拟诊IPFI至少符合1 项宿主因素(附录1),肺部感染的1 项主要或 2 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