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和储存技术CCS 碳捕捉和储存技术CCS 12 月 7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期在哥本哈根拉开帷幕,来自192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峰会.几日下来 ,大会火药味十足,俨然成吵架大会. 虽然各国的 "减排目标 "还处于拉锯战中,如何达到这些减排目标将是接下来各国关注的问题,于是 ,"碳捕捉技术 "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相对于人造火山或是太空反光镜这类不靠谱的科技狂想 ,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 (CCS 技术 )被认为更能拯救地球.众所周知 ,人类为防止气候变暖需要节能减排 ,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路径有许多,但对于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减少燃煤使用代价高昂,因此CCS 成为重要替代选择,因此对那些不愿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国家来说,这有极大吸引力. 国人也许对碳捕获技术稍感陌生,殊不知它 "正是当今世界上国际最热门的气候变化领域最前沿, 最重大的话题之一, 国际政治领袖们无不投以巨大关注 ". 早在去年年底,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畅谈过"碳捕获 " 的深意 ,并认为金融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而根据浙大相关专家的看法,国外许多科研机构早已经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利益诱惑 ,并悄悄把目标瞄准了国内碳排技术市场. 原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非常高,并不适宜人类生存,地球是通过把二氧化碳固化后埋在地下(即成煤成油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 得适宜人类生存了.现在的情况 ,正好相反 ,人类通过开采煤,油,把埋在地下的二氧化碳挖了出来,再排放到大气中,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就增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温室效应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这实际是对工业革命,化石能源疯狂利用的一种嘲讽和报复.后工业时代注定要解决工业革命的麻烦. 1850 年全球CO2 排放量仅为2 亿吨 ,到2005 年则增加到259 亿吨 .这其中 ,全 球化石燃料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电力和交通运输部门 ,其 CO2 排放量约占全球 CO2 排放总量的63.09%~72.96%. 现在 ,全球各国首脑希望人类在2050 年时 ,把气温控制在不超过1850 年时多2 摄氏度 . 如何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科学家们已经想了各种办法. 第一步是 "碳捕获 ". 据方梦祥教授介绍,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是化学吸收法,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CO2 和某种吸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 CO2 气体从烟道气中分将 离出来 ,目前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多种性能优良而环保的吸收剂.还有一种方法叫" 膜"分离法 ,化石燃料燃烧后的烟气在通过膜时被分类处理了,有的会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