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章 不学礼 无以立——礼仪概说一、礼仪辨西方:etiquette法语中的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 英语中变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日本:“以诚相见,以心贴心”中国古代:1、古代文献中“礼”常单独出现,“礼”成为了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总的规范。2、训诂学的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二、礼仪的基本特征?规范性:风俗习惯的一部分(随意、松散的)统治的需要、规定的例如:古代婚姻礼婚礼仪式主要指结婚这一天举行的仪式,同时也包括婚前择偶、定情、议婚、订婚阶段的一系列仪节和婚后的三朝回门一类的规矩在内古代婚姻六礼1、纳采:男方聘请媒人到女家正式求婚;2、问名:讨八字,探问;3、纳吉:男方讲问名占卜后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订婚;4、纳征:纳成、纳币;5、请期:提日子、送日头;6、亲迎:迎娶新娘的仪式?强制性、自律性:封建社会强调“礼治”,法律归根到底是为了保证礼治的通行无阻。. -- 例:直至清朝末年,江南流行“送忤逆”,不忠不孝就会被,认为是最大的犯罪?多样性:地域、民族等的差异,导致礼仪的表现形式多样?传承性、变异性传承性是文化在实践上传衍的连续,又成历史的继承性、延续性。变异则是指礼仪形式等的迁改。第二章 拨开历史的迷雾——追溯礼仪的源起世界各国礼仪并不相同, 道路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之间的礼俗也不尽相同,仅以中原地区汉族通行的作为主流去审视源起●祭祀说1、训诂学角度:从字体分析,得出结论,礼仪起源于祭祀。敬神 敬人2、史书记载 :《礼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也。”3、考古发现: 2-3 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的墓葬,形式基本都是一致的,而且很多迹象表明,人们相信巫术可以救人。●饮食男女说1、饮食:认为饮食的习惯和规矩是礼仪的本源。(立论不稳)2、男女:男女有别,也就是婚姻制度,儒家提倡礼从家庭开始,然后才扩大到社会。男女结合夫妻关系家庭. -- 传宗接代处理各种关系3、饮食男女:前两者的综合●欲望与环境矛盾说1、饮食之争2、婚姻之争总之:欲求不断增长的矛盾,需要一种规则来解决,这就是礼仪●多元起源及其他1、天神生礼说; 2、天经地义说; 3、生于理说 4、礼从民俗说第三章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漫话古代五礼关于礼仪的分类,历来说法甚多。有五礼、六礼、九礼等说法,我们以《礼记 .王制》中的六礼为依据一、以吉礼敬鬼神? 吉礼:祭祀之礼,向鬼神祈求,希望鬼神保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