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公司劳模工作室管理办法(讨论稿)为加强对公司劳模工作室的科学管理,促进劳模工作室高效运转、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在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公司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办法。一、指导思想通过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和管理,促进劳模工作室创建规范化、运转科学化、管理制度化,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方面的优势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将劳模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劳模工作品牌,工会工作品牌和服务公司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载体。二、性质劳模工作室是一个以劳模来命名,以劳模为主要带头人,带领和团结身边的同事组成的劳模先进团队,是展现劳模精神、展示劳模技能、发挥劳模作用、示范带动职工的平台。三、人员组成和基本条件劳模工作室由在岗劳模、岗位技术能手、先进部门负责人和个人、公司技术骨干和技术人员等成员组成。(一)劳模先进人物:1、荣誉条件:我市范围内获得各级劳动模范荣誉和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工作在工业、农业、商贸、科研、教育、卫生、金融、城建、交通、公共服务行业、行政政法等一线、科技、管理岗位的劳模和先进人物;贡献突出、示范带动强、社会影响较大的其他各类先进人物;获得全国、省、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社会影响较大、热心公益、做出突出贡献的离退休劳模和先进人物。2、基本条件:在本行业、本单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领导认可,职工群众拥护,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能够领导和带动劳模工作室开展工作。(二)劳模工作室成员:1.与劳模同岗位或与劳模工作岗位相关的部门、车间、科室、工段等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年轻人才、一线职工。2、有积极的进取精神,有较强的科研攻关、创新创造能力,有甘于奉献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四、创建标准1、有一个冠名。劳模工作室一般以劳模个人命名,也可以根据工1作岗位需要和行业单位实际,以工作性质或其他方式命名;2、有标牌标识。劳模工作室应有内容明确、体现行业特色、位置醒目的标牌或标识。3、有一定设施条件。劳模工作室应该配备工作开展所需的必要的办公场所、办公机具、器材工具、专业资料等设施。4、有一支团队。劳模工作室应明确由劳模牵头负责,每个工作室成员不低于3人,组成工作团队。5、有一套制度。劳模工作室应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并张贴上墙6、有一定经费。所在单位应给予劳模工作室开展日常工作和作用发挥的必要经费。7、有活动资料。劳模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和活动应有各种形式的资料记录,要有一套管理资料的设施、制度。8、有创新成果展示。劳模工作室应有展示创新成果的版面、展台展柜等展示平台设施。五、劳模工作室职责:1、激励劳模发挥作用。发挥劳模的创新能力、创造潜力和传帮带作用,激励劳模在新时期再立新功。2、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3、带动职工多做贡献。引导广大职工向劳模学习,带动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比服务、树形象、做贡献,使更多的优秀职工、金牌员工、明星工人脱颖而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劳模工作室的品牌效应,树立行业、企业、单位良好社会形象,为促进企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5、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通过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活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六、劳模工作室创建程序(一)前期筹备1、创建单位确定创建意向和创建目标;2、创建单位确定劳模人选,组建工作团队,建立工作制度,选定场地,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二)申报创建1、创建单位工会向所属上级工会提出创建申请,上级工会将进行实地考察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2、对于符合创建条件的,创建单位所属上级工会向市总工会提出书面申请;3、市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