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了解山海经,使学生能够:1. 理解中国古代传说文化的内涵和特点;2. 获得充分的古代传说文化知识;3. 培育学生探究传说故事的兴趣和能力;4. 提高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1.什么是山海经,它的文化历史背景2.山海经的体裁与特点3.八荒之外的山海经地理4.山海经的人物传说及其意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课前预备、课后点拨、板书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山海经的历史背景、体裁特点、源流渊源、文化内涵等知识。2.情景体验法通过情景体验法,让学生栩栩如生地体验山海经故事中的场景,感受古代传说文化的神奇奇异。如在讲解有关地理时,学生可以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过墙壁上的图案、桌椅上的场景表现等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山海经的奇异之处。3.班级讨论法班级讨论法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化地了解山海经的历史意义、传说内涵和文化价值。通过调查讨论和展示报告的方式,让合作学习成为本课程的一部分。四、教学内容与进度1.第一节:什么是山海经表述:山海经的定义和起源,以及山海经的重量和体例。时间:1 课时2.第二节:山海经的历史文化背景表述:以商周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对于自然景观的探究和描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山海经也体现了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时间:1 课时3.第三节:山海经的体裁与特点表述:山海经的体裁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相应文化背景的关系。此外,该课还能试用把《山海经》与其他神话和传说相比较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山海经的独特性。时间:1 课时4.第四节:八荒之外的山海经地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表述:阐述山海经中所涉及的八荒之外景观区域,并在墙壁上显示地理位置和人物传说,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加深对山海经风光的记忆。时间:1 课时5.第五节:山海经的人物传说及其意义表述:总结山海经中与人物相关的传说故事。选择几个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并在情境中进行精彩的讲述演绎。通过此轮讲解,让学生深度理解山海经故事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时间:2 课时五、教学资源1. 阿长《新编山海经》2. 《学生用书》3. 图表等工具资料及视频资料4. 地图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能客观、全面、及时地评价教学效果,可采纳作业、考试、课堂互动、讨论报告、师生问题解答等评价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