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共 30 分)一、(9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嫡传/同仇敌忾 诋毁/砥柱中流 塞外/塞翁失马B 兜售/豆蔻年华 悱恻/成绩斐然 间或/间不容发C 落泊/落花流水 开拓/落拓不羁 解数/解甲归田 D 稽查/反唇相讥 辐条/芙蓉出水 诨名/贿赂公行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擦皮鞋营生如今又见兴起,见得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何况这也确实是一种正当的职业。B.他已经离休多年了,仍无时无刻惦念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C.在这颗核桃上,刻着 28 个罗汉,个个栩栩如生,真是鬼斧神工。D.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可以预料,中国的电脑事业一定会成为 21 世纪的拳头产品。B.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 500 克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花粉。C. 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D. 改变原有的大学录取模式,是为了增加录取工作的透明度。二(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古老——有两个例子,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北非学者阿拉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 5 世纪和公元 14 世纪撰写的对他人的描述——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产物。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在罗彻斯特大学)普通人类学含学分的第一次课程直到 1879 年才开设。倘若人们一直关心他们自己及其起源以及其他人,那么为什么成体系的人类学学科这么长时间才问世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像人类历史一样复杂。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与人类的技术局限有关。在大部分历史中,人们一直受限于他们的地理范围。没有到世界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对远远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的观察是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冒险。大范围的旅行通常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只有当适当的运输和通信方式得到发展,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研究才盛行。这并不是说,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世界上与他们自己在看法和行为上不同的其他民族的存在。例如,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有犹太人、埃及人、赫梯人、巴比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比之他们中任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逊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了。借助于向真正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人们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