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古典诗歌(三)]解读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2003 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那么,表达技巧包括那些内容呢?请看 2001 年的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试题(春季高考语文试题):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相关的选肢: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等动态的描写,来反衬春山月夜的阒无人声的幽寂。点评:在王维的这首诗里,“花落”“鸟鸣”“日出”是诗人的动态描写,“山空”则是静态的描写。是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鉴赏不当。而在第二个题目中,考查的仍然是“动静相衬”的表达技法。高考试题中,这种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题目很多。现聊举数例:1、2000 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干扰项的设置 :赵师秀的《约客》的选肢“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的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考查的是“细节”的描写方法。2、2001 年全国高考试题《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在这首诗里,前六句是作者将离愁别绪寓于景物的描写之中。而最后两句却是直抒胸臆,似喷薄的火山。考题的干扰项“C”的“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就是针对此而设的。下面的一个试题也是针对表达技巧来设置的。考查的写法的“寓情于境”。也是典型的“技法”。3、1998 年全国高考试题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的第二题考查的是“写景”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选项“C”就是为此而设。由此可见,表达技巧几乎是每年都考。同时,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大多数同学对此也是云山雾罩,感觉无从下手。看来,对于这个问题,作一下深入的探究和解读,实属必要。一、表达技巧的归类和使用例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表达”是广义的概念,是指凡是能够使得诗歌的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富有凝练性、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内容。笔者认为,表达技巧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阐释。第一、常见的修辞方法是“表达技巧”里面的最基本的元素。考纲明确要求掌握八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双关、衬托、排比、设问、反问、用典、对偶、夸张、反复、互文、化用、委婉、叠词、到装等辞格。应用示例:1、1994 年全国高考试题《菊花》选肢中的“C”考查了“烘托渲染”的修辞手法;2、1995 年全国高考试题李清照的《如梦令》设题选肢 “B”:“绿肥红瘦”的“绿”“红”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考查了修辞中的“借代”;3、1997 年全国高考试题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