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_第1页
1/46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_第2页
2/46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_第3页
3/46
1 << 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Helen McCabe` 翻译 陆汝文 2 整理 罗瓦思写的《发育障碍儿童教育》(1981)是采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参考书。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 1993 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 1993 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他们看了罗瓦思 1987 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 1981 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每星期 5—7 天的训练,每天 4—6 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个儿童的需要调整。一次训练平均 2—3 个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 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 1—2 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 15 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像等活动。 罗瓦思这个方法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它利用操作评定法,这包括三个部分:1)给儿童要求或指令;2)儿童回答或反应;3)强化——如果儿童反应是对的,马上给某种奖励,如果反应不对,说“不好!”,教孩子的每个项目都有这三部分的型式。 要注意的是一定从最基本的技能教起。使用的具体方式叫任务分析法和锁链法,用来塑造好的行为。任务分析法和锁链法是指把要教的任务或行为或技能分解成几个很简单的步骤。儿童学会最简单的步骤后马上给奖励或表扬,然后才开始学第二个步骤。 一个例子:教儿童区别物体,学会相配这个概念。先教相配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老师把一个杯子放在儿童前面的桌子上。然后把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给儿童,同时叫儿童,“相配”(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一起)。如果儿童反应正确,老师马上强化(表扬或给一点小吃或拥抱)。如果用语言的提示不能使孩子明白(儿童无反应或反应不对),老师要在给语言提示的同时也给实践提示(即手把手或做给他看),帮儿童完成,并立即给正性强化。老师多次再给口头提示,并逐渐减少实践提示,一直到儿童能几次独立(只有口头提示)完成。 2 到这个时候,活动要更复杂一点,老师介绍另一个物体,比方说两个勺子。现在老师要求儿童相配物体时,桌子上有两个不同的东西,使儿童开始学会区别的技能。方法是一样的,用反复提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