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教案 王 仁 桢 ( 北 京 路 中学) 教学目标: 1 .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学习他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2 . 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 3 .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 1 . 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 2 . 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司马迁借议论阐释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2 .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本节课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由端午节导入,联系本单元三篇文章的共同主题:《史记》的理想人格——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投影 1 :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等等。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 些 都 会给 人特 别 是会给无 所 顾 忌 又无 抵 抗 能 力 的孩 子带 来 灾 难 ,必 须 在 五月端这 天集 中地 为孩 子消 灾 防 毒,因 此 ,人们 又把 五月端说 成 是“小 孩 节”或 “娃娃节”。端午节时间 在 农 历 五月初 五,“端”的意思和“初 ”相 同,称“端五”也就 如 称“初 五”。这 个节日大 约 始于 春 秋 战 国时期 ,它与 春 节、中秋 节并 称中华 三大 节日。关 于 端午节的起 源 ,各 地 说 法不一。影响 最 大 的一说是为了纪 念 屈原。 据 《史记》“屈原贾 生列 传 ”记载 ,屈原,战 国时代 楚 国人,出 生在 湖 北 秭 归 县 三闾乐 平里 。由于 他学识渊 博 ,明 于 治乱 ,娴 于 辞 令 ,便 做 了楚 怀 王 的左 徒 。他主张对 内 “举贤 授 能 ”、对 外 “联齐 抗 秦 ”,最 后 达 到 统 一中国的目 的。然 而 ,他的这 一政治主张却 遭到 楚 国一班 奸 臣 的反 对 ,受 到 排 挤 和陷 害 ,被 放 逐 到 湖 南 一带 ,流 落 在 洞 庭 湖 畔 。公 元前278 年 ,听 到 秦 军 攻 破 楚 国京 都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