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衡 针 疗 法 【 穴 位 、 取 穴 原 则 及 操 作 】 临 床 常 用 的 平 衡 穴 位 共 38 个 。其中,头颈部平 衡 穴 位 9 个 ,上肢部平 衡 穴位 11 个 ,胸腹部平 衡 穴 位 3 个 ,脊背部平 衡 穴 位 3 个 ,下肢部平 衡 穴 位 12 个 。 1、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 1)升提穴(BP-HNl) 定位 :位 于头顶正中,距前发际正中 10cm(5 寸),后发际直上 16cm(8 寸),距双耳尖 2cm(1 寸)处。 取穴 原则:定位 取穴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 刺4cm(2 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 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 顺时针捻转 6 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 ―10 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0 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 治 : 脱 肛 、子宫脱 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 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和偏瘫等。 2) 腰 痛穴(BP-HN2) 定位: 位于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 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 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 不发 生 晕 针的情 况 下,可以留 针。 针感: 以局 限 性,强 化 性针感出现的酸 麻 胀 为主 。 功 能 : 活 血化 愈 ,调 节 神经,止 痛消 炎。 主 治 : 腰部 软 组 织 损 伤 ,腰间 盘 脱 出,强 直 性脊 柱 炎,急 性腰扭 伤 ,腰积 劳 损 ,坐 骨 神经痛,不明 原因 的各 种 腰痛。 3) 急 救 穴 (BP-HN3) 定 位 : 位 于 鼻 唇 沟 与 鼻 中 隔 联 线 的 中 点 。 取 穴 原 则 : 定 位 取 穴 。 针 刺 特 点 : 以 针 刺 眶 下 神 经 分 支 或 面 神 经 颊 支 出 现 的 针 感 为 宜 。 功 能 : 醒 脑 开 窍 , 回 阳 救 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