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西文化寻根第一节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第二节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与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第三节家国与城邦一、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一)“家天下”的宗主统治----天下为家的王位继承(二)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三)大一统的专制政体二、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第三章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历来对中西文化精神差异的探讨一、严复: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二、李大钊: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第二为空人文传统与体验精神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文化的人文传统与道天的值一———人类精神自化以宗教为开端,中国的,一为人间征服出自然了勺''重民轻神”的思想,中国古代文化君重神轻,民重神轻。二、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中国重仁,西方重智;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体现在: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着。第三节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而只有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一、义务为本位的群体原则二、个人主义的自由与权利第四节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一、中国精神中的“中”与“和”1)儒家中庸思想与道家无为的中道观2)艺术上表现为优雅宁静、冲淡平和的审美境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感情节制,以及含蓄委婉地艺术传达。二、西方价值的“利”与“力”1)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2)强烈的竞争意识3)对力量的崇拜第五节内向与开放一、道统与涵纳二、开拓与求新第四章中西思维方式比较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中国哲学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一宇宙观,努力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学则专注于对事物作本质区别,细心的分解万事万物,欢欣于人的独立,给之地位和荣耀,以独立个体的确立作为认识的前提。第一节从宇宙观到认识论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天人不分,天人感应的思想,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对自然的认识与驾驭能力不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