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山中访友》第1课时教学内容:《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有关作者和文本内容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读课文。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3.读通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4.拜访古桥,朗读体验(1)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2)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4)结合课文理解“德高望重”的意思,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5)体会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个人备课修改建议1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传达给了我们读者。三、课堂总结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德高望重山中访友—(古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及表达情感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及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及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有关作者和文本内容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1.听写词语。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感受幻境,体会写法。)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作者与山中朋友的亲热。2谢河学区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指导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4.学习首尾,体会写法(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三、课外延伸,总结本课。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