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集团发电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一、前言为切实将风险预控管理思想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发电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各单位发电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水平,特编制《神华集团发电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实施指引》 。风险预控管理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三项连续性的环节构成。危险源辨识确定安全管理对象;风险评估确定安全管理重点;风险控制通过制定管理标准确定如何做,通过制定管理措施确定如何管,通过明确责任确定如何落实。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全面认识发电生产过程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建立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使发电企业全面、准确掌握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行为中存在的风险,有利于提高设备设施维护质量、改善作业环境、规范作业行为。图 1 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开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执行标准和措施危险源监测风险是否可承受结束风险预警风险预警Y N 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风险控制策划,明确风险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编制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生产定期工作标准、作业安全规程等风险管理标准。根据风险等级评估结果,确定各类风险优先处置与管理次序,从管理关注、资源调配、生产活动实施等方面确定风险管理措施,保证风险管理标准执行有效性。在风险预控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动态管理原则,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对危险源的变化进行监测,测量危险源存在的状态及变化过程,确保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根据危险源监测和统计分析结果,对风险实施预警,及时将风险预警信息传递到管理层、责任部门和责任岗位,及时暴露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确保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的持续有效。在风险预控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辨识、全方位评估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岗位在风险预控管理措施中的职责,做好各级各类人员培训与信息传递,确保生产人员掌握基本的危险源辨识技能,熟知本岗位涉及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二、风险预控管理引用文件及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493 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9 号)《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电监安全〔 2012〕11 号)《电力可靠性管理代码》 (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2013 年 1 月发布)《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