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参照学习活动的特点,请判断如下陈述的正误,并对您的判断做出分析说明。1、对于那些在学习中经常犯错,还“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错误)分析:错误。对于学生不断犯错误,老师以加大练习来克服学生的错误是不当的,儿童处于成长的时期,犯错是难免的,有时给他改正,可能又犯错,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找准方法,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说教,讲解,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2、简单地夸奖未必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中肯而具体的批评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正确)分析:前几年,我们的教育走向过极端,总是一味的表扬,认为学生夸奖学会越来越好,那样是不对的,对于学生出现错误了,应该批评的要批评,应该给学生纠正缺点的确纠正,应该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要接受。3、为了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错误)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应该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目的,因此要进行预设,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所在。4、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通过模仿行为表现出来。(正确)分析:学生的学习不是模仿,而是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领悟学习的方法,这是关键,当学生在模仿时,要进行纠正。5、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精讲多讲,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跑偏”。(错误)分析:错误是正常的,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出现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我们老师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并不是靖讲多讲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引导。6、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错误)分析: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时,称为正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是,称为负迁移。学习中正迁移的例子居多,但不排除消极影响的存在。7、尊重个别差异就是要相信“行行出状元”。(正确)分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学习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己发展,就会出现“行行出状元”。8、练习曲线是一条不平滑的曲线,表明学习进程是匀速的。(错误)分析:学习不是匀速的,可能会有变化。学习的过程是波动的,它可能不匀速,有反复,甚至有停顿。对于这个特点,教师可能就需要忍得、等得、还要舍得。忍得,就是当他出现波动反复、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都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去面对他,而不是一味地职责他。等得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机会去分析、去突破。舍得是重视学生学习的潜力,有时候为了后快,宁可先慢。二、讨论与分析请老师们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及评论,结合讲座中所学内容(比如,对于学习活动的误解,学习活动的特性等),选取一、二个角度来阐明你的看法,最好能够提供本学科的实例来加以说明(不少于300字)。很早以前,英国有一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对动物非常好奇,特别想知道狗的内脏到底怎么长的。终于有一天,好奇心促使他将学校校长心爱的小狗杀了看个究竟。为此,校长当然要惩罚他,不过校长既没有大发雷霆,大打出手,也没有像有些教师那样,传来家长发泄一通,责令赔款道歉,更没有满口“开除,开除”不容商量,这样的校长并不少见,而是要求麦克劳德解剖小狗后,画出一幅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图。他愉快地接受了惩罚,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两幅图现在收藏于英国皮亚丹博物馆。麦克劳德后来成为有名的解剖学家。对于这则故事,有人认为,尽管麦克劳德(简称“小麦”)后来成为有名的解剖学家,未必与校长的这次宽容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且校长的处理有纵容之嫌,没有以此为契机教育小麦要“尊重生命”,如果小麦们今天对狗感兴趣就可以杀狗而不受惩诫,那,是否明天他们对人感兴趣就可杀人呢?也有人认为,虽然不能把小麦成为解剖学家完全归功于校长的这次教育,但是,假如校长不是这样处理“杀狗事件”,而是大发雷霆,请家长责罚或者开除了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