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教育问题直受到一值受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关于教育公平,我影响深刻的就是关于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我的舅舅是安徽池州人,目前在山西工作,小表妹也在山西上小学,每年回家都要在村里开具证明,关于随迁子女异地求学的证明。而且,据说等上到六年级之前就要把学籍转回户口所在地,大家都觉得这样很麻烦。今年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给广大的农民工带来了福音。但是这一政策的出台到正式施行应该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所谓异地高考,就是不在流出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而是在流入地(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在当前制度前提下,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享受义务教育后面临两种境遇:一是须返回其户籍所在地就读高中;二是继续在流入地选择缴纳高昂借读费借读学习。前者必须面临与父母分开、回乡就读、教学质量存在差距等问题甚至出现无人监督从而导致辍学的现象;后者则必须面临所学大纲内容与其最终参加高考地所考内容不一致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异地高考,就必须同时考虑开放流入地的高中教育,而异地高考政策也直接关联着开放高中教育的相关政策实施。简单地说,异地高考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于高中教育能否顺利开放。与此同时,如何制定具体举措更好地解决高中教育开放同时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一词前面取消了“义务”二字,意味着今后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的大门,都要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敞开,异地高考是大势所趋。由异地高考的政策我联想到教育公平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范畴 , 是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 , 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我国在法律上规定了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公平有法律上的保障。但在现阶段,我国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这些现象主要包括下面这几个受教育的阶段一、学前教育起点公平,指的是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应该在同一起跑线上,即竞赛的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公平问题,这些不公平是使学前儿童个体之间身心发展不平衡,影响儿童接受正规义务教育的质量,制约着全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国民教育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