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后浇带质量通病的预防随着建筑业的高速进展,特别是建筑风格的多样化的出现,造成建筑结构荷载和沉降的不均匀,使得建筑有必要采纳后浇带来稳定结构的内力均衡。一般后浇带内的混凝土浇捣都要等到建筑物的沉降或收缩功能基本稳定,通常需要等待时间较长,这给后来的清理工作带来困难。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剔凿并清理原混凝土界面→钢筋除锈、整理→清理底部积水、杂物→混凝土界面铺设钢筋混凝土同强度的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养护。在楼层中,后浇带一般比较好处理,混凝土表面钢丝网清除、凿毛清理、钢筋表面除锈、冲洗都不困难。但对地下室底板上的后浇带清理并非容易。若是清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给建筑物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这是一个质量通病。产生后浇带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1.底板混凝土浇捣时由于底板纵向两层钢筋均穿过后浇带,有时还有钢筋加密,造成支模困难,特别是现在民工素养低和管理人员不到位,后浇带内即使用钢丝网也未能阻止混凝土流浆进入后浇带;穿越后浇带的梁,由于截面大,主筋间距和箍筋间距小支模更难,很难阻止混凝土流浆进入后浇带。假如施工管理人员当时不加以重视,后期的处理时对结构影响较大,甚至会降低结构的承载力。2.上部结构施工时由于后浇带敞开时间长,假如对后浇带不加以保护,从后浇带四周进入的建筑垃圾和水积累在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内,即使有些工程管理部门要求比较严格施工单位也对其做了一些防护措施,如使用模板或麻袋覆盖。但到最后处理后浇带时,仍发现后浇带内有垃圾、积水和钢筋生锈,清理特别困难,有时还必须割断钢筋,截面深的部位要人下去处理,这样费时还影响工程质量。后浇带通病的预防: 1. 底板浇捣前检查模板是否牢固,拼接是否较严密,钢丝网选择是否合理、绑扎是否到位。假如前面的工作没有做好,就要重新修补,以防振捣过程中混凝土跑浆。地梁内的后浇带处理是在绑扎地梁钢筋时,用双层钢丝网代替模板,内侧固定两层钢丝网,外侧用钢筋固定,就可以避开或减少振捣时混凝土跑浆在底板浇捣之前,用模板把后浇带上口盖严,以防浇捣混凝土时,从后浇带上掉落混凝土弄脏梁板钢筋。但浇捣混凝土时随时要打开模板,检查混凝土浇捣是否到位,或者是有爆模现象,那样就可以将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混凝土余浆。 2. 上部结构的施工时,在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两侧砌 12CM 高的砖,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