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民俗我的氧民俗就像空气一样,时刻环绕着我,是我须臾间都不能够离开的。而民俗的功能也像空气一样,时刻给予我氧气。就像氧气一样,平时我是察觉不了民俗的尊在的。每逢特定的节日,民俗就好像从密封的空间突然间涌出来一样,让我时刻感受它的存在。也难怪,民俗就是个传统节日的魂。小时候总是特别期待春节的到来。因为家乡的春节总是盛大而充满快乐的。在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可以吃年糕、糍粑、 汤圆、 中午有全鱼。 鸡蛋、 还有苹果、 花生、 瓜子、糖果各种零食。这些吃的也并不简单的吃的东西,都是有含义的。把年糕叫“步步高”、鸡蛋叫“大元宝” ,全鱼叫“年年有余” ;苹果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不过正月里我也得特别地谨慎。因为不小心说错话, 会受到大人的责怪的。正月初一不扫地、不泼水,要扫也得往里扫,防止财气外流,更忌说不吉利的话,连起床都忌说“爬”,以免蟑螂、蚊子、老鼠等等爬出来。当然还要遵守母亲给定的规矩:一小孩子忌吃鸡爪,否则写字像鸡爪爬,二忌吃鱼子,否则脑袋瓜会变笨。还有一个节日,家乡人总是过得很隆重,那就是中秋。到了中秋节, 母亲总会逼迫式地要我吃那不是很美味的月饼。现在在外上大学,离开了母亲的管束,每年中秋我还是要去买上一两块月饼,遥望这那轮圆月,这大概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或者那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思念。母亲会边赏月边给我讲“嫦娥奔月”、“银河夜月” 、“三潭印月”的故事。其实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