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一、填空题1、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有、。2、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受弯构件内配置足够的受力纵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破坏,配置足够的腹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破坏。3、梁内配置了足够的抗弯受力纵筋和足够的抗剪箍筋、弯起筋后,该梁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还有可能发生、、;这些都需要通过绘制材料图,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来加以解决。4、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5、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其中属于材料未充分利用的是、。6、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7、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形态有3 种,其中,以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8、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9、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10、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时,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直接按构造配置箍筋满足maxmin,SSdd;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时,仍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除满足maxmin,SSdd以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时,则必须计算抗剪腹筋用量。11、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12、对于 T 形、工字形、倒T 形截面梁,当梁上作用着集中荷载时,需要考虑剪跨比影响的截面梁是。13、对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有利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14、设置弯起筋的目的是、。15、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16、梁内需设置多排弯起筋时,第二排弯起筋计算用的剪力值应取,当满足 V≤时,可不必设置弯起筋。17、当梁内的配筋情况为时,则不需绘制材料图。18、弯起筋应同时满足、、,当设置弯起筋仅用于充当支座负弯矩时, 弯起筋应同时满足、,当允许弯起的跨中纵筋不足以承担支座负弯矩时,应增设支座负直筋。19、当梁内的纵筋时,材料图为一条直线。20、材料图与该梁的弯矩图,说明材料的充分利用程度越好。21、绘制材料图时,纵筋承担的抵抗弯矩应排放在材料图的最外层,纵筋承担的抵抗弯矩应排放在材料图的最内层。22、确定弯起筋位置时,为了防止发生斜截面受弯破坏,应满足。23、通常梁内的跨中纵筋不宜截断,而支座负纵筋可以截断, 其截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