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防治水技术在立井井筒穿过砂岩强含水层中的应用王建峰(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井三处,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本文以平煤集团十矿三水平北二进风井井筒为例,阐述了立井井筒综合防治水方法、工艺及治理措施,使用传统注浆工艺- 普通注浆法,通过工作面预注浆+壁后注浆紧密相结合,借鉴注浆堵水的成功经验和施工手段,采取先进的注浆技术,利用双浆液将砂岩内含水封堵在井筒注浆帷幕圈以外,从而彻底根治井筒井壁淋水,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掘进,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关键词: 立井井筒;综合防治水;强含水砂岩层;普通注浆法;双浆液1 工程概况中国平煤神马有限责任公司十矿三水平北二进风井井筒位于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乡牛寨沟村,地势呈东高西低,低山丘陵地形特征明显,现有山间公路与外界沟通。该井筒设计净直径为8m,井口标高为 +223m,井底标高- 896.572m,井筒全深 1119m,净断面为 50.2m3,支护形式为钢筋砼支护,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壁厚 600mm,井筒揭过以石千峰组平顶山砂岩为主要强含水层。该井筒于2013 年 6 月 8 日开工,于 2013 年9 月 7 日在工作面 96m处开始第一次涌水治理,实测涌水量23.8m3/h 。强含水层砂岩底板位于井深 422.5m,含水层厚度326.5m,井筒施工中最大涌水量195m3/h 。2014 年 9月 29 日通过综合防治水技术安全揭过平顶山砂岩强含水层,注浆结束后实测井筒涌水量 1.89m3/h 。2 水文地质石千峰砂岩含水层: 石千峰砂岩含水层上部 (井深 15m~131.8m)为金斗山砂岩层,该岩层裸露于地表,为原层状细粒及中粗粒砂岩,硅质胶结,间夹薄层状砂质泥岩,呈紫红色,主要裂隙为竖直状。石千峰砂岩含水层下部位于井深131.8m~338.3m 处,该段岩层以中粗粒砂岩为主, 紫红色和深灰色 , 青灰色及灰白、绿色 , 硅质胶结、坚硬,出水形式以小面积涌水为主 , 分布规律明显。平顶山砂岩强含水层位于井深338.3m~422.5m 处(为重点涌水治理段),岩层厚84.2m,实测最大涌水量 195m3/h 。该段岩层为井筒主要含水层,岩性为浅肉红色、厚及中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硅质胶结、坚硬、竖直裂隙极为发育,横向裂隙不发育,岩层极具几何形状,裂隙开度大、连通性差且不均匀,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强。2 附表 1 砂岩含水层段地质资料3 强含水砂岩层涌水原因分析3.1 地质原因井深 15m~338.3m 为石千峰砂岩段,裂隙较发育,出水形式以裂隙面出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