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西安事变》观后感

2024年《西安事变》观后感_第1页
1/2
2024年《西安事变》观后感_第2页
2/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西安事变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和平解决,成为中国由内战转向准备抗战的时局转换的枢纽。而贯穿西安事变的主线之一便非张学良莫属,其间每个举措,无不折射出当时张学良渴求全国一致对外抗日的心路历程。我试图梳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对日、对蒋、对共的一系列举动,以及影响他决策的各种因素,来探究这位可以说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实质。 在 1928 年前,张学良和蒋介石还处于敌对状态蒋介石是国民党新军阀的代表,在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支持下,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张学良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当时奉系军阀的势力范围一度扩展到江浙一带。父亲张作霖、儿子张间琪的相继遇害,使张学良对日本深恶痛疾,再加上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极欲在东北扩张自己的权益,甚至要把满蒙从中国分离成为像朝鲜一样的附属国。背负着家仇国难的张学良十分清楚,只有联合南京国民政府,举国同心,才有可能击败疯狂而野心勃勃的日军。在 1928 年 12 月 29 日,张学良正式宣布易帜,在东北各地降下了五色旗,挂上了象征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张和他的东北军归服于南京国民政府,使中国南北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无可否认的是,由于过于服从于蒋介石的不准抵抗命令,当日军肆无忌惮地在东北挑衅滋事时,身为东北关键人物的张学良始终吩咐下属日军挑衅,我们守土有责,理应抵抗;不过仅靠我们的力量难以应付。张当时抱的心态大概是无条件听从蒋的指令,同时不想兵灾祸及全国。然而,我们不禁发问,一时对日的委曲求全能够换来全国安宁和稳定的吗假如一直对日军忍让,他们的野心定然是一步一步地吞没整个中国。所以说,那时候还不如倒戈反击,镇压日军嚣张的气焰,毕竟,与其眼睁睁地看着东北的军民因为日军的蹂躏而流亡,还不如抗日战死疆场,也死得其所。 在扣押蒋介石后,张、杨迅速通电全国,解释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委,提出八项救国主张,并一再申明立场“我们这次举动,完全是为民请命,绝非制造内乱”,“兵谏的目的是逼蒋抗日”,然而,由于事变发生后西安城内的通讯被当局迅速切断,使得张、杨发布的重要公文不能及时公之于众、采信于民。国内外质疑并责备张、杨行径的新闻和组派层出不穷,扬言犯上作乱,妄动干戈,酿造内战,要求立即恢复介公自由。在诸如南京方面的讨伐旗鼓、担心内战爆发、舆论纷纷、西安内部意见不一等众多环境下,经过宋氏兄妹的调解,张学良也力主尽快释放蒋介石,并亲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西安事变》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