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的饲养技术肉猪的喂养是养猪生产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喂养肉猪占用的资金多、 耗料多。因此对整个养猪生产关系重大,又与经济效益所系。养肉猪的目的是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满足人们的肉猪和外贸的需要。影响肉猪生长发育的因素较多,单靠某一种技术是难以达到下述目的的,只有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才能提高肉猪的出栏水平。第一节 肉猪的生长 发育规律和影响生长的因素一、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各阶段的增重及组织的生长是不同的,也是有规律的。 1 、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经管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 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就是说,小猪的生长速度比大猪快,一般猪在100 公斤前,猪的日增重由少到多,而在100 公斤以后,猪的日增重由多到少,至成年时停止生长。也就是说,猪的绝对增长呈现慢棗快棗慢的增长的趋势,而相对生长率则以幼年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2 、猪体内组织增长规律:猪体骨骼、肌肉内、脂肪、皮肤的生长强度也是不平衡的。一般骨骼是最先发育,也是最先停止的。骨骼是先向纵行方向长(即向长度长),后向横行方向长。肌肉继骨骼的生长之后而生长。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强,直至成年。脂肪先长网油,再长板油。从出生到 6 月龄(体重 100 公斤)猪体脂肪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水分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矿物质从小到大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蛋白质,在20~100 公斤这个主要生长阶段沉积,实际变化不大,每日沉积蛋白质80~120 克。小肠生长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大肠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胃则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的来说,育肥期20~60 公斤为骨骼发育的高峰期,60~90 公斤肌肉发育高峰期, 100 公斤以后为脂肪发育的高峰期。 所以,一般杂交商品猪应于90~110公斤进行屠宰为适宜。二、影响高产肥育的因素 1 、猪种:不同品种在育肥过程中,在饲料、饲养经管、饲养时间、方法、措施等条件都相同,它的增重是不同的,如东山猪要比陆川猪日增重快10~15%,不同杂交猪,其增重速度也不同,例如陆川母猪×约克公猪,平均日增重500 克,约杂 1 代母猪×长白公猪,平均日重60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