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诉讼的概念1、词渊:来源于拉丁文,活动过程或程序的意思英文:processus------procedure《说文解字》中,诉、告也,讼、争也诉讼一词最早见于元朝的《大元通制》,作为一个篇名出现。诉讼的含义:国家司法机关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的一种活动。2、诉讼的特点:(1)、有纠纷、有冲突存在。(2)、必须要有国家机关参加、主持、裁决--------首要、基本的特点(基础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区别于私力救济(和解)、社会救济(调解、仲裁)------基础是自由意志(3)、诉讼活动必须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4)、诉讼活动必须依法进行。3、分类:诉讼所处理案件性质的不同,以及诉讼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思考: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异同二、刑事诉讼的概念1、刑事诉讼:是指国家机关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解决刑事案件的专门活动。刑事案件-------是否罪为何罪怎样处罚刑事诉讼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刑事诉讼:指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审判活动。(罪、罚问题的解决阶段控辩审三方充分行使三职权原则制度体现的最为集中)(国外一般采用狭义、我国一般采用广义)广义的刑事诉讼: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活动的全过程。2、特征3、分类(1)、按刑事诉讼的阶级本质为标准奴隶、封建、资义、社义的刑事诉讼(2)、按刑事诉讼的表面特征弹劾式纠问式混合式刑事诉讼三、刑事诉讼法1、概念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用于调整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性质:程序法3、渊源:(1)宪法(2)刑事诉讼法(3)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4)、司法解释(5)、地方法律法规(6)、国际条约4、刑事诉讼法与相关法的关系(1)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母法与子法的关系)(2)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3)与民诉、行政诉讼的关系5、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修改(1)、建国初期颁布的刑事诉讼法(2)、刑事诉讼法的制定(3)、刑事诉讼法的修改6、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1)、刑事诉讼法律规范(2)、刑事诉讼理论(3)、刑事诉讼实务第二章刑事诉讼发展的历史沿革一、刑事诉讼历史类型的划分1、刑事诉讼历史类型的概念是指对历史上存在过的刑事诉讼以不同的标准所做的划分或分类。2、划分:(1)、刑事诉讼本质的历史类型以刑事诉讼的阶级本质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奴隶制刑事诉讼封建制刑事诉讼资义刑事诉讼社会主义刑事诉讼)(2)、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以刑事诉讼的表面特征为标准(弹劾式纠问式混合式)(3)、刑事诉讼本质的历史类型与形式的历史类型的相互关系-------两者具有相对的对应性二、刑事诉讼本质的历史类型(一)、奴隶制刑事诉讼的本质及其特征1、奴隶主享有诉讼特权,奴隶不享有任何诉讼权利。(奴隶是诉讼的客体,是被镇压惩罚的对象)2、奴隶制刑事诉讼中,最高司法机关是皇帝。3、基本上实行弹劾式诉讼模式4、在证据制度方面,一般实行神示证据制度。(二)、封建制刑事诉讼1、在刑事诉讼中,封建地主阶级享有种种特权,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在诉讼中地位也不同。2、皇帝掌握最高的司法权。3、封建社会进行刑事诉讼特别重视被告人口供和广泛实行刑讯逼供。4、一般实行法定证据制度。(我国是“供断相符”的证据制度)5、封建社会的诉讼模式基本上是纠问式(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1、资本主义刑事诉讼实行司法独立原则,司法不再依附于行政。2、确定了一系列的诉讼原则和制度。3、确立了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4、诉讼模式为混合式(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三、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一)、弹劾式诉讼(又称控告式)1、实行不告不理。2、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分别行使控告权和辩护权,双方在辩论时,要分别提供证据,承担举证责任。3、法官在诉讼中处于消极仲裁地位。4、审判一般都当众公开进行,当事人和证人都必须到庭,进行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