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筑玻璃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玻璃是人了文明发展的载体之一,玻璃生产技术的进步,贯穿于人类发展历史的全过程。据考证,人类最早制造玻璃是在五千年前,一般认为古埃及人是创造这一人类文明的创始者,他们使用特制的泥灌烧制玻璃,采用压制和捏朔的方法制造简单的生活器皿和饰物。 大约在公元前 1 世纪,古罗马人创造出利用铁管吹制玻璃技术,采用一直金属管将熔融的玻璃吹成中空的泡,最后制成形状各异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吹制法的发明,将玻璃生产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就是在今天有些玻璃制品仍然采用这一古老的方法生产。 考古学发现,在公元 79 年被火山灰埋没的古城中,发现有些建筑在青铜窗框上安装着平板玻璃,这是至今为止发现最早将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用于居室采光的例证。由于当时熔化玻璃液的温度较低,因此在玻璃中存在大量未融化的颗粒杂质,玻璃中的颗粒杂质造成光线的散射,使得玻璃只透光而不透明。同时,当时生产玻璃的工艺是将玻璃液浇铸挤压成玻璃板,因此玻璃板的表面凹凸不平,造成光线的散射,是造成当时生产的玻璃板透光不透明的另外原因之一。 在 11~15 世纪期间,威尼斯开发了许多玻璃品种,如建筑门窗玻璃、玻璃瓶、玻璃器皿、玻璃镜和其他装饰玻璃,发明改进了多种玻璃生产工艺,逐渐成为全世界玻璃制造中心。1291 年威尼斯政府为了保护自己的玻璃生产工艺,将大量的玻璃工厂迁至穆兰诺岛。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生产的玻璃制品十分精美,深受欧洲宫廷贵族的喜爱,价格昂贵,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16 世纪以后,部分威尼斯穆兰诺岛的工人流亡到国外,将威尼斯当时先进的玻璃生产技术传播到国外,继而在整个欧洲得以普及。至17 世纪以后,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兴建了玻璃制造工厂,改进了玻璃熔制工艺,改木材燃料为煤燃料,稳定了玻璃熔制工艺,提高了玻璃熔化温度,使得玻璃制造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瑞士人狄南(Gu inand)于 1790 年发明了利用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可提高玻璃的熔化均匀度,这一方法应用至今。 至18 世纪后期,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创立路布兰制碱法,玻璃的制造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 世纪中叶发明了蓄热池窑和炉煤气,从而实现了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玻璃,但在当时是先将玻璃吹成圆筒形,在设法切割展平,最后形成平板玻璃。后来耐火材料的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也促进了玻璃工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