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潜能大家好!今天我以“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潜能”为题,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为例,和大家进行交流:(这是我的说课流程,课件展示)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四个方面: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数学课程目标的四个维度而言,来看看本学段的课程目标:(课件展示)知识技能: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 大小和位置关系, 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数学思考:感受几何图形的直观;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态度: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认识数学的价值。我们知道“图形与几何”是 《数学课程标准》 中四大学习领域之一,而《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几何形体知识,也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那么,本单元的内容标准又是如何要求的呢?(课件展示)1、图形的认识:经历观察生活中典型的圆柱形与圆锥形实物的过程,认识圆柱与圆锥;通过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2、测量通过操作, 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图形的运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编写特点”:(课件展示)特点一: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实物直观展开探索活动圆柱和圆锥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几何体,学生此前对这两种几何体的接触, 为顺利开展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教学圆柱和圆锥基本特征时,教材首先安排的活动就是让学生观察并列举常见的圆柱形和圆锥形物体, 充分发挥了实物模型的直观作用。教学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先让学生围绕求圆柱形罐头盒侧面商标纸面积的问题进行探索, 再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圆柱的展开图,自主发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 都让学生利用具体实物进行观察、操作和实验,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必要的支撑。特点二:重视猜想估计,凸显探索过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