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苏教版第八册《沙漠中的绿洲》 (第二课时)苏教版第八册《沙漠中的绿洲》 (第二课时)作者 陆凤娟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品读课文,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2、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体会对他们的敬佩和赞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读课题。二、说说“沙漠”感受恶劣、“绿洲”感受美好1、 教师:▲ “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无边无际、全是沙子、缺乏水分、环境恶劣⋯⋯)▲ “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空气清新⋯⋯)2、 课文中的“沙漠”指哪儿?(阿联酋)课文中的“绿洲”指什么呢?(阿联酋的城市)教师:请你自己读读课文, 文中的“沙漠”是怎样的情景?“绿洲”又是怎样的情景?圈圈画画有关的句子或词语。3、 学生自己读全文,圈画相关词句。3、交流“沙漠:课文中的“沙漠”是怎样的情景?(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白茫茫一片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咸而板结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环境十分恶劣(2)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恶劣)(3)指导读好句子,用朗读体现出环境的恶劣出示句子: 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出示句子: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指名读―指名读―齐读4、交流说说“绿洲”(第二自然段)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环境的美好)指导朗读,用朗读体现环境的美。指名读―指名读―齐读教师过渡::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这环境恶劣的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三、精读第三自然段,感悟壮举。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2、交流出示句子:“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根部。”(1)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抓住关键的词语来体会体会)(2)交流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到:困难是巨大的;代价是巨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培育一棵书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