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氧化铝工业发展的瓶颈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详细介绍了我国氧化铝工业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氧化铝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我国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关键词: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措施1.前言氧化铝是电解炼铝的主要原料,世界上90%[1]的氧化铝被用于电解生产金属铝,其余10%被用于医药、轻工、化工等非冶金行业。由于其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射虎发展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氧化铝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暴利的诱惑,民营资本的进入,得以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和消费国。据统计,2011年国内氧化铝产量达到4000万吨,约占全球的31.6%,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2005年国内氧化铝产量仅为890万吨,年增速超过60%,氧化铝厂的数量为29个,同样全球第一。正是因为氧化铝产业大规模的无限制的发展,盲目建设,造成了国内铝土矿资源供应紧张,矿石品位急剧下降、能耗高、产能过剩等问题[2]。目前全行业已出现大面积亏损,氧化铝行业面临的形势极其险峻,特别是河南氧化铝厂的数量及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铝土矿资源严重匮乏,竞争异常激烈。2.我国氧化铝工业的现状我国氧化铝工业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起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渐形成了拜耳法、烧结法和混联法三种生产方法[3]。我国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广西、河南、贵州、山东和重庆六省市。据国家最新公布的的数据:全国铝土矿探明储量5.3亿吨,基础储量7.16亿吨,资源量17.87亿吨占世界总资源量不足5%。目前,我国可用于氧化铝生产的铝土矿资源大多为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氧化铝、氧化硅含量高,部分铝土矿含硫量较高。铝硅比(A/S)>10的约占10%,A/S=7~10的约占20%,A/S=4~7的约占60%,A/S=2.6~4的约占10%。平均铝硅比仅为5.6[4]左右。由于我国资源的特点决定了拜耳法、烧结法和混联法三种方法并存的局面。其中,混联法是我国独创的一种生产技术。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是处理高硅低铁铝土矿的有效方法,其氧化铝总回收率达到90%[5]以上,是目前我国氧化铝生产的主要方法。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铝工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异常迅猛。2005年,我国氧化铝产量达到851.1万吨,是2000年的1.97倍,年均增长率为14.5%,占世界氧化铝总产量的13%,居世界第二位。到2012年,我国氧化铝产量达到3769.5万吨,同比增长10.6%。六个省市中河南氧化铝产量位居全国首位,达1141.6万吨,同比增长9.6%;山东居全国第二位,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以上两省区氧化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60%(见表1)。表1[6]我国氧化铝产量分布表(万吨)地域名称产量(2011年)产量(2012年)同比,%占比,%全国统计3407.73769.510.6100河南1041.61141.69.630.3山东1093.110940.129广西529.2672.22717.8山西500.9508.61.513.5贵州203.427032.87.2重庆39.583.1110.12.2长期以来,世界铝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3%~5%难增长率、较为丰厚的利润、投资见效快的特点,导致了我国电解铝企业纷纷上马和增加产能,从而引发了我国氧化铝的供求紧张。氧化铝价格节节攀升,一度曾上升到6200元以上。2005年我国氧化铝进口总量为644万吨,占总需求的43%,氧化铝进口价长期处在4700~6200元/吨。氧化铝占电解铝的比重高达55%[7],使电解铝企业丧失了利润空间,导致了电解铝企业行业性的亏损。同时,氧化铝的高额利润也引发了氧化铝产能扩张的狂潮,大大小小的氧化铝厂纷纷上马。截止2006年4月底,除中国铝业公司之外,地方企业新增氧化铝生产能力约650万吨,新增产量已经达到300万吨。目前这种势头仍在继续。3.影响我国氧化铝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3.1铝土资源消耗过快,资源保障程度低铝土资源是氧化铝生产企业赖以生存的食粮。铝土资源的枯竭将使众多氧化铝生产企业面临无米下炊的境地。目前,受利益驱动,我国新增氧化铝生产企业可谓是星罗棋布,遍地开花。全国铝土矿采矿证323个,矿山(点)则多达779个,开采秩序相当混乱[8]。氧化铝产能的过度增长和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使我国氧化铝工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