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材料这一年来,我丝毫没有松懈,而是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我恳切地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请党组织审查。 20XX 年 12 月 26 日下午,96 岁高龄的李桓英教授戴上大红色的围巾。在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如期转正,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回国不后悔,干麻风病防治工作不后悔 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 老人一字一句地认真向党组织汇报着预备期的心声。声音中饱含岁月打磨过的笃定,颈间的红围巾和党旗相互衬托,艳丽无比。 预备期这一年里,李桓英仍奋斗在一线。20xx 年年初,她静静打包,预备再次动身前往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解决的麻风病发病机制。 我身体没问题,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没有复发,他们的亲属有没有潜在感染。 一如她 20xx 年对着党旗承诺: 假如我能活到 100 岁,还有 5%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更加坚决跟党走,为医学事业连续奋斗! 1921 年诞生于北京的李桓英,曾于 1946 年留学美国约翰斯 霍普金斯高校,毕业后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批官员,她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 7 年,被派往亚洲、美洲的很多国家,为防治性病等疾病在贫困落后地区的扩散做出了努力。 2024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材料 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957 年,在李桓英为世界卫生组织工作 7 年期满时,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期约 5 年,她婉言谢绝,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 1958 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 时年 37 岁的她,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被安排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讨论所工作,开展 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 麻风抗原检测 等。 当时试验室设备简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制作的麻风菌脂质抗原(PGL)提取胜利。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至今,李桓英左右手臂上还留有清楚可见的疤痕。 1970 年,李桓英来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考察,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皮肤和四周神经,历来是备受卑视的、致残的 不治之症 。 当时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最人道的处理,是把他们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 我当时回国就是为了关怀祖国的同胞! 李桓英打算,攻克麻风病。 1978 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情医院、北京热带医学讨论所任讨论员。从今,57 岁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