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第一章1、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广(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4)药材市场的特殊性2、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世界上最古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新修本草》苏敬3、腐殖质:土壤有机质是植物残体、枯枝、落叶、残根等和动物尸体、人畜粪便在微生物作用下 ,分解产生的一种黑色或暗褐色胶体物质,称为腐殖质。4、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5、有效肥力: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在栽培植物当季产量上的综合表现,称为土壤的有效肥力。6、生物产量:是指药用植物在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7、经济产量:药用植物中可供直接药用或供制药工业提取原料的药用部位的产量。8、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9、评价药用植物品质的指标:化学成分、 农药残留物与重金属等等外源性有害物质、色泽、质地、大小与形状10、初生代谢产物: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糖类、氨基酸、脂肪酸等。11、次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中一大类并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12、次生代谢产物的四条生源途径:莽草酸途径、 氨基酸途径、乙酸(通过丙二酸单酰辅酶A)途径、甲瓦龙酸途径13、对药用植物经济产品外观性状、质地和气味的影响因素(1)植物种类、品种的遗传性和外界环境条件(2)采收季节、时间(3)采收后产地加工方法14、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因素药用植物遗传物质、生长年限、物候期、不同器官与组织、环境条件、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的影响第二章1、种植制度的含义: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2、栽培植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植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种植植物结构包括种植植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配置是指种植植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即解决种什么植物、种多少与种在哪里的问题。)3、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4、耕地复种指数=(全年种植植物总收获面积÷耕地面积)×100% 5、熟制:以年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