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工艺与加工制作技术葫芦工艺与加工制作技术葫芦雕刻 : 在现代葫芦器工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种--葫芦雕刻。其中又可分为两种: 葫芦雕和刻葫芦。 葫芦雕区别于其他葫芦器的主要特征是既非单纯的范制, 也非单纯的雕刻, 而是将范制、 雕刻、火绘、拼接组合融为一体, 成为一门综合的葫芦器工艺。 葫芦雕以拼接组合为主,最常见的是再辅以雕刻、火绘、也有人还辅以范制。使用材料是品种不同、 大小不同的天然葫芦, 剖开后利用不同部位, 重新组合为造型各异的葫芦器物。山东临朐县葫芦文化展室中有一葫芦怪人,就是利用范制不成功的废料拼构而成的,虽面貌丑陋, 弓身届腰, 翘手跛足,却也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病态之美。在拼接组合的基础上,再施以雕刻,葫芦雕的艺术美就更强了。主要雕法有阳雕、阴雕、透雕、阳雕平地、阳雕沙地、阴刻阳雕、双勾勒等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顺行刀、逆行刀、挑刀、垛刀、切刀等。这些雕法和刀法基本是从竹雕、木刻等工艺中借鉴而来的, 施刀要做到稳 (心静气和)准(准确度高) 轻(用力恰当)慢(行刀缓稳)巧(刀法娴熟)。只有这样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芦工艺品。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使其成为供人欣赏的葫芦艺术品。 葫芦雕是一种立体艺术, 而刻葫芦则不是, 全是在葫芦表面上作文章。 据说刻葫芦最初在甘肃一带民间流传,人们在葫芦上走刀划针, 随意刻画出简单的花草虫鱼图案,作为观赏。 后来经过艺人的不断摸索、 研究,使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逐渐形成了专门刻葫芦艺术。刻葫芦原一只有针法, 现在又创造出刀刻法, 出现了各种镂空葫芦。有的还创作出仿水墨、 写意的名家山水画作品, 并摹仿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韵,创造出风采独具的彩画葫芦。二三十年代,兰州有一位叫李文斋的民间艺人,能书善画,懂诗文,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以刻葫芦维持生计, 对刻葫芦工艺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贡献。由于他的努力,刻葫芦艺术声誉日隆,被人誉为“妙艺”,驰名京津,远销海外。自此之后,刻葫芦竟成成达官贵人的宠物,古董商人猎取的对象。范制葫芦 : 至迟在宋代的时候, 人们就设法通过栽培技术改变葫芦的颜色和形态,生产出各种观赏价值更高的葫芦。葫芦器,又称“匏器”或“蒲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葫芦器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用成熟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