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式学习的评价研究——以《蝴蝶的生命周期》为例温州市实验小学施昌魏“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判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然而,由于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描述人的行为的变化,即是说目标的用意在于使学生的行为类型产生某些期望的变化,因而,评价就是判定这些行为实际发生的过程。”①——题记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 广大教师在日常评价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由于在广大教师队伍中,探究式科学教学评价还几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 我国小学探究式科学教学评价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上的知识, 而忽视了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注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因此从实施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的战略任务出发,要实现从根本上完善这一评价体系,建立探究式科学教学学习评价标准和科学规范的操作办法任务仍十分艰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时机的全程化是科学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如何让科学探究式学习的评价量质结合,过程和结果并重,体现科学教育多元的价值观呢?下面笔者以STC 课程②二年级下册《蝴蝶的生命周期》 单元评价为例谈谈科学探究式评价的策略与具体操①“课程评价之父”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②美国国家科学资源中心(NSRC)开发的“儿童科学技术”(STC)课程。这门课程为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提供了 24 个教学模块,覆盖了生命、地球、物质科学以及技术设计4 个大的领域,比较少的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呈现了一种新的科学课程设计模式,并且已经经过了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城市、郊区、农村由多民族学生组成班级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一、单元内容及评价目标:《蝴蝶的生命周期》是STC 二年级的一个单元,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