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精选 5 篇)《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精选 5 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精选 5 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 1 1.认知目标 ⑴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⑵ 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⑵ 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 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进展。 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进展和完善的道理。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老师讲故事,出示课题、作者并板书孙权劝学)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作品、作者介绍 师提问学生,师生齐说,《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谁能说一下《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书?司马光是一个什么人?(提问学生)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老师介绍《资治通鉴》的命名由来并出示。当年宋神宗之所以给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希望同学们通过孙权劝学这个小故事,也能有所收获。 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目标是:出示课件,生齐读明确。 1、朗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文意; 2、通过诵读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老师出示多层次朗读要求,讲读明确。 (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下面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假如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