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程标准: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一、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的扩大1.条件(1)蓄谋已久: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2)德国优势①1940年9月,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后匈、罗、保先后加入;②先后占领南和希、扫清进攻苏联的侧翼;③人力和军事资源准备;④制订入侵苏联的计划——巴巴罗萨计划;(3)苏联准备不足:战争爆发前苏联存在严重的问题与失误,准备不充分。2.初期状况: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军损失惨重,德国占领苏联许多领土(北、中、南)。巴巴罗萨计划:战略企图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闪击战”的方式,从数个方向实施迅猛突击,消灭西部苏军主力,而后向苏联腹地长驱直入,攻占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等地,迅速击败苏联,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德军苏军陆军190个师170个师坦克4300辆2000辆火炮5万门4万门飞机5000架2500余架舰船近200艘396艘兵力550万人268万人思考:分析战争初期,苏联失利的原因。(1)法西斯德国的军事实力强大;蓄谋已久;采用“闪电战”,集中优势兵力发动突袭和全面进攻(2)苏联战略战术失误:对法西斯德国的突然袭击估计不足;战备工作不充分;主力过于靠近国境线。(3)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大批优秀指挥员丧生,苏军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3.苏德战争爆发的影响对苏:苏联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激发了民众的斗志对德:战争初期获得巨大利益,但战略上,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整个战局:①把苏联拖入战争,二战进一步扩大②苏联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购买战争债券”的宣传广告中的“战争”指什么?2.这次“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有何影响?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的进一步扩大美国1942年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白白牺牲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东南亚地区+南太平洋地区)1.原因:(1)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2)资本主义和军国主义发展的需要(既定国策)(3)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4)1940年7月,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妄图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5)日本在亚太扩张损害英美利益,美英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经济制裁。(5)1941年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2.爆发(1)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2)日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进攻。战列舰沉没(4艘)加利福尼亚号、俄克拉河马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重伤(4艘)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内华达号严重受损、宾夕法尼亚号轻伤其他舰只(10艘)犹它号靶船沉没、另有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以及3艘其他船只被炸伤飞机损失311架人员损失(4400人)美军官兵约2400人死亡,其中约1000人死在亚利桑那号上,近2000人受伤。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统计日本共有约60艘船只参与珍珠港行动;损失:飞机29架,6艘袖珍潜艇,死伤人数不过百名.3.影响:对日本: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从而使日本在过长的战线上无法与美国长期作战,为失败埋下祸根。对美国:先是重大损失,但也促使美国参战,整个战局:①使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②美国的加入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原因(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侵略法西斯的侵略严重损害了各国的利益(威胁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同盟的形成。2.过程(1)美国改变中立政策:1939美国新《中立法》;(2)美英开始联合: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确定一旦美国参战实施“先欧后亚”战略;(3)苏美英开始直接联合: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1941.8.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9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丘吉尔的讲话(1941.6.22)在过去25年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