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概述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定义心理发育障碍指各种有害因素使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过程受阻,在精神病学分类和诊断系统中,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主要指在言语和语言、学习和运动、社会交往、智能等方面能力的发育延迟或异常。特点一般都起病于学龄前,呈持续病程,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密切相关分类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特定性发育障碍儿童和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注:儿童器质性分裂性情感性反应性精神障碍等归于相应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概念•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是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临床特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18岁)以前。1987年全国29个省市智力残疾调查结果显示智力残疾患病率1.268%,其中男性患病率1.43%,女性患病率1.39%,男女性别比l09:87,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1985~1990年全国8省市0~14岁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患病率为1.2%,其中城市患病率0.70%,农村患病率1.41%。世界卫生组织(WHO)1985年报道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3%,中、重度为0.3%一0.4%。流行病学精神发育迟滞:病因总论•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数量结构•基因异常和遗传性疾病母孕期有害因素感染脏器和内分泌疾病药物毒物放射线围生期有害因素生产异常新生儿疾病出生后有害因素脑损伤躯体疾病环境缺乏•染色体异常: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单体型、三体型、多倍体等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的倒位、缺失、易位、重复、环形染色体与等管染色体等结构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DNA分子结构异常使机体代谢所需酶的活性不足或缺乏,导致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中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戈谢氏病(高雪氏病,Gaucher’ssyndrome)、家族性黑监性痴呆、脂质沉积症、粘多糖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等常见。•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萎缩性肌强直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着色性于皮病等疾病均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病因与遗传有关。遗传因素1)感染:母孕期各种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HIV病毒、弓形虫、梅毒螺旋体等。2)药物:很多药物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特别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药物,抗肿瘤和水杨酸类药物。3)毒物:环境、食物和水被有害物质污染,如铅、汞等。4)放射线和电磁波。5)妊娠期疾病和并发症:孕妇患各种疾病,如糖尿病、严重贫血、肾脏病、甲状腺疾病等,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多胎妊娠等。母孕期有害因素1)分娩期并发症: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儿官内窘迫、脐带绕颈、产程过长。产伤、早产等使胎儿颅脑损伤或缺氧。2)新生儿核黄疸围产期有害因素大脑发育成熟之前各种影响大脑发育的疾病以及早期缺乏文化教育都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1)脑损伤: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出血,颅脑外伤,脑缺氧(溺水。窒息、一氧化碳中毒、长时间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等。2)环境因素:听觉或视觉障碍、贫困、与社会隔离等因素使儿童缺乏接受文化教育或人际交往机会,影响智力发育。出生后因素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表现智力显著低下,智商低于70社会适应功能有缺陷或缺损,至少有下列两项表现的缺损:言语交流、自我照料、家庭生活、社交或人际交往技巧、社区设施的应用、掌握自我方向、学习和技能、工作、业余消遣、健康卫生与安全起病于18岁之前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分级1•轻度(愚笨)IQ=50-69MA=9-12岁75-80%在发育早期即观察到患者较正常儿童发育延迟,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洞汇不丰富,理解分析能力差,抽象思维不发达。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经过努力勉强完成小学学业。一般在人学后因学习困难才被确诊。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通过职业训练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可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和家务劳动。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分级2•中度(愚鲁)IQ=35-49MA=6-9岁12%。自幼智力和运动都明显比正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