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VIP免费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_第1页
1/3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_第2页
2/3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_第3页
3/31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眼和视觉)一、眼与视觉1.眼的结构泪腺下眼睑鼻泪管泪点睫毛泪器眼球视觉的感受器官(感受器)——眼眼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眼眼球附属结构眼睑睫毛泪腺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利用动画观察眼球的结构(点击图片)1、眼球的结构12345678910角膜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眼球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角膜:巩膜:无色透明,透过光线白眼球白眼球,,支持、保护眼球虹膜:(中间围成瞳孔,瞳孔能调节光线强弱。)睫状体:脉络膜:黑黑//蓝眼球蓝眼球,,能调节瞳孔大能调节瞳孔大小小调节晶状体曲度营养眼球,形成暗室营养眼球,形成暗室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凸透镜,折射光线辨一辨巩膜虹膜瞳孔眼球瞳孔缩小瞳孔放大看近物或强光时看远物或弱光时2、视觉的形成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视觉最终在哪里形成?物体反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成像产生兴奋)(传导兴奋)(产生视觉)玻璃体1、形成图像信息是在哪里?2、视觉产生是在哪里?3、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正像还是倒像?4、试想一个人失明了,可能是哪些部位病变导致的?视网膜大脑视觉中枢倒像眼球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动动脑为什么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倒像,而我们看到的像却都是正立的呢?这是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虽然看到的是倒像,但是由于长期的接触该事物,受到视觉和其他各种感受器的综合刺激,大脑皮层根据经验做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物像都是直立的。)活动:观察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镜头光圈胶卷(调节物距)(控制光线)(感光)活动:观察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镜头光圈胶卷(调节物距)(控制光线)(感光)晶状体——瞳孔——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瞳孔——脉络膜——视网膜——光圈暗室壁胶卷镜头正常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3、近视和远视如果这个物体往前或再往后一些,所形成的物像就不应该落在视网膜上了。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呢?睫状体肌肉能够舒缩,调节晶状体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像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睫状体晶状体曲度舒张变小看近物看远物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晶状体曲度过大正常眼近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1、原因: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2、结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3、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近视远视眼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正常眼视网膜3、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远视1、原因:眼球前后径过短2、结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视眼的预防“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坐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营养摄取应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之摄取。•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1、眼球的结构2、视觉的形成过程课堂小结3、近视与远视的原因及矫正练习1.构成眼球壁外膜的的是:和。2.我们通常所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