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及其意义甲方: 乙方: 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 合同编号: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及其意义 关键词: 中止犯 减免处罚根据 违法削减 责任削减 刑事政策 内容提要: 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理解不同,对中止犯成立要件的意见也会有所不同。减免处罚根据的分歧,与分析路径、比较对象、违法与责任的评价对象、着眼于中止行为还是偏重于自动性等问题密切相关。仅以客观危害轻(违法削减)、主观恶性小(责任削减),尚无法全面解释我国刑法对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对中止犯减免处罚主要是诱导犯人准时毁灭既遂危险,从而救助、庇护法益这一刑事政策的产物。依据刑事政策说,对中止犯的要件将会产生新的理解。 刑法第 24 条第 2 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该减轻处罚。”立法者的如此大度并非不言自明,需要加以说明。[[1]]对此加以讨论的,便是中止犯的减免处罚根据问题,或者说是中止犯的法律特性问题。[[2]]中止犯的减免处罚根据是中止犯论的首要问题,由于对减免处罚根据理解不同,中止犯的要件与适用范围将会不同。[[3]]所以,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问题是各国刑法学的重要问题,学说众多,时至今日仍为学界所讨论。 但是,长久以来,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问题在我国似乎不成问题,由于学界都是在论述“中止犯的刑事责任”部分,三言两语附带解释对中止犯减免处罚的理由。直到最近,学界才开头关注这一问题。[[4]]为了精确理解刑法第 24 条,合理掌握中止犯规定,本文将讨论我国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并揭示其对中止犯成立要件的影响。 一、讨论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必需明确的几个前提 (一)基本路径:如何分析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 从哪里着手分析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首先涉及路径选择问题。归纳中外刑法学,分析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不外乎两条基本路径:一是从刑事政策的角度进行解释,即为了给犯人铺设迎接浪子回头的金桥,刑规矩定对中止犯要减免处罚,或者说是基于诱导犯人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弃完成犯罪这一政策目的设立了中止犯。采此路径者认为,在实施中止行为之前,犯罪已经彻低成立,故对行为人减免处罚无法从刑法学的角度来说明,只能用刑事政策来解释,因而被称为政策说。二是从刑法学的角度来解释,认为只有在犯罪论的框架内联系犯罪成立的要素,才能解释清楚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因而被称为法律说。法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