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四师医院介入血管科概述概述•梗阻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一种病变•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和巩膜黄染,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概述概述•多伴有全身其他症状,如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色、尿黄等。•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寒颤、发热、腹痛甚至休克症状•同时由于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执行消化功能,患者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衰竭,生活质量十分低下。概述概述•任何原因使胆管阻塞就会产生梗阻性黄疸•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均可引起•良性病变常见于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恶性病因常见于胆管癌、胰腺癌、壶腹癌、肝门区转移肿瘤或淋巴结等各种恶性肿瘤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胰头癌胆管癌胆囊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胰头癌胆管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囊癌胆囊、肝内、外胆管解剖图胆囊、肝内、外胆管解剖图胆囊肝外胆管解剖图•胆道是将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的管道。•胆汁排泄途径:肝细胞→肝内胆管→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腔•胆囊治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部分•病因治疗即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指采取各种方法解除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PTCD))•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肿瘤切除加胆肠吻合术,但部分梗阻性黄疸患者,往往全身情况较差,肝功能明显异常,不能手术治疗。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graphyanddrainage,PTCD)是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姑息性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外引流、内外引流和内涵管引流示意图PTCDPTCD的作用的作用•解除胆道梗阻,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全身情况改善,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使不能切除的肝门区肿瘤获得二期手术机会。•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将有助于减少治疗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PTCDPTCD有关概念有关概念•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透视、CT、超声波、磁共振)引导下,利用穿刺针穿刺针、、导丝导丝、、导管导管等精密器械进行治疗和获取病理材料的过程•其核心核心是以微小的创伤获得与外科手术相似或更好的治疗效果PTCDPTCD的适应症的适应症::•原发病灶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合并梗阻性黄疸,如胰腺癌、胆管癌等。•中晚期肝癌造成的梗阻性黄疸。•肝门区转移性肝癌、肿大淋巴结压迫肝总管造成的梗阻性黄疸。•胆肠吻合口肿瘤复发。•十二指肠乳头癌、壶腹癌PTCDPTCD的禁忌症的禁忌症•终末期患者•有明显出血倾向者•呼吸困难,不能很好屏气配合检查者•腹水贮留使肝脏与腹壁分离者•穿刺路径有占位性病变者或穿刺部位感染者•碘、麻醉药过敏者•以上除明显出血倾向经治疗不能纠正外均非绝对禁忌症内支架置入术内支架置入术方法方法•PTCD目前主要包括外引流、内引流和内、外引流三种方法•外引流是指通过引流管将胆汁引出体外•内外引流则是在外引流的基础上将引流管通过胆管狭窄处送入十二指肠,胆汁既可以流入十二指肠,也可以引流至体外•也可植入支架于狭窄部位进行内引流,避免胆汁等营养物质丢失,有利于改善消化功能外引流术外引流术•一般在右腋中线第八肋间进针,B超引导下穿刺肝内胆管。引入导丝,置入引流导管。见胆汁从引流导管流出。用导管的内固定装置将导管头固定在胆管内,并用蝶形胶布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连接导管与引流袋,外引流即告成功外引流示意图外引流示意图内外引流术内外引流术•单纯外引流虽然能达到减压的目的,但大量胆汁不能流入十二指肠而丧失,留在体外的部分也易造成感染或脱出•内外同时引流的效果优于单纯外引流操作操作•操作方法与外引流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引流管要进入十二指肠。单纯外引流导管长度25cm,内外同时引流导管长度40cm内引流术内引流术•又称为内涵管引流,主要用于肝外胆管癌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梗阻。大部分为姑息性治疗,少数病例为肿瘤根治术作准备•用细针作PTC后,根据病变的范围,选择合适长度和管径的人工内涵管,由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制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