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什么金融风险管理并不充分?

为什么金融风险管理并不充分?_第1页
1/4
为什么金融风险管理并不充分?_第2页
2/4
为什么金融风险管理并不充分?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什么金融风险管理并不充分?为什么金融风险管理并不充分? 摘 要 传统的风险管理范式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理论的遍历性假设之上,因将风险与不确定性等同起来,积极提倡自由市场,看不到任何市场异常现象和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存在的逻辑。一旦走进根本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这些有效市场理论的方案就不合适了,而后凯恩斯经济学家提出非遍历性理论,摆脱斯密“看不见的手”机制,解释了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再次回归市场不稳定性和政府干预有效性,更好地理解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新原则——在于降低根本无法消除的不确定性范围,揭示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缺陷,进一步弥合经济理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巨大脱节,对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演风险;根本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制度;政府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XX)02-0001-06 一、引 言 有效市场理论(efficient market theory)有许多变种,包括古典与新古典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主流经济理论等,分析的核心是自由市场可以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而政府干预只能产生经济问题。换言之,政府干预是问题本身,而自由市场是解决方案。有效市场理论的一切命题的基本分析方法,都体现在瓦尔拉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完全市场体系之中,他们证明了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一般均衡的存在及稳定性与唯一性,为一般均衡提供一种严格的公理式分析,通过价格机制实现均衡的,即使短期出现问题,长期看来也没有任何经济问题。这表明有效市场理论与理性预期假说处于完全确定性和风险背景之中,可以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做出理性选择行为,看不到任何市场失灵、犯错误或政府干预等经济现象。 然而,正因为有效市场理论难以理解自由市场经济中出现一些异常经济现象,如非自愿失业、金融危机等,无法看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金融体系放松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管制成为 20XX 年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贪欲与恐惧支配了当事人经济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则运用根本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选择,突出根本不确定性与制度之间的重要性,以弥补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性,从而转向根本不确定性及其应对措施讨论。在文中,后凯恩斯经济学主要是指美国温特劳布、戴维森、明斯基等,区别于萨缪尔森等新古典综合学派和斯蒂格利茨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根植于 1936 年凯恩斯不确定性和预期核心内容,打破有效市场理论遍历性假设——完全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为什么金融风险管理并不充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