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改造着“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 是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 3,行为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 4,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社会心理: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大众心态 心态文化 基层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 高层意识形态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1,持续性 2,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 纵: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 横: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3,早熟性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 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1,家天下的延续 ①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②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还深深地影响到广大的民众 举例: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为反对王莽的新朝,都去找西汉皇室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绿林找来刘玄,赤眉找来刘盆子 ③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④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 2,封国制度不断 中国历史上不少严重的封王反叛,封国制度依然存在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封国之王与皇帝为同姓,是一个血缘家族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① 战国 战争频繁 家族动荡变化较大,但超越姓氏的家族本身却依然在发展 ② 汉代 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