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对自动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采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集成度越来越高,信息存储量也越来越大,但耐压等级却较低,对外界干扰极其敏感,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 智能建筑环境存在着大量的电气干扰源,如大型的变配电设备、电梯机房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的起/停信号和雷电干扰等。弱电系统在运行中常常由于抗干扰措施不当,轻则使设备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产生误码、错码、误动作、系统数据丢失,重则使系统处于死机、故障和瘫痪的状态。因此,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更要做好系统的防干扰。 1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构成 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包含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通信与网络系统4 大部分。每个系统内又包含了数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这些系统的集成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C /S)结构。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系统结构分为IBMS 管理层、系统管理层(含控制层)和设备层。系统中硬件采用通信网关实现和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采集各子系统现场的实时数据;网络基于TCP / IP 协议的以太网结构,软件基于Window sNT/XP 操作系统。 2 系统结构设计上的抗干扰 2. 1 网络结构上的抗干扰 系统在结构设计上考虑抗干扰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例,其结构多设计成分布式控制系统,由现场设备级、控制级和操作管理级构成3 级结构。系统由几台操作站/工程师站、几个控制站,通过控制网络实现系统的通信。操作站一般为PC 机 , 控制站可选用各类DDC 控制器或PLC 产品,而控制网络的实现可以是LonWorks 总线、工业以太网等。 网络结构上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有: (1) 网络结构为树型或总线型结构,一个节点上的干扰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 (2) 网络中的分支接口采用T 型连接器,保证各个操作站、控制站的独立性,增强网络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若通信线缆受到干扰,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 2. 2 设备选型上的抗干扰 PC 机选用高抗干扰性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适于长期在恶劣环境下连续运行。控制站的各种功能板卡的抗干扰性强,如开关量I/O 板选用具有光电隔离性能的,模拟量I/O 板选用具有隔离、滤波和限幅性能的。系统中各种I/O 接口、网络接口元件的抗干扰性能强。 2. 3 系统通信网络上的抗干扰 系统通信网络上的抗干扰主要是针对信号衰减的措施。普通的通信电缆长度每增...